如何判断和田玉的市场价值

日期:2014-02-13  来源:收藏界   作者:刘苏君 李文莉  

18637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玉器史约一万年,而开采利用和田玉则有近八千年的历史,“玉石之路”比“丝绸之路”还要早数千年。秦代至清代象征皇权的玉玺多为和田玉制作,使得和田玉当之无愧地成为“国石”。近些年来,和田玉升值迅猛,收藏购买群体不断扩大。随着这种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上涌入大量和田玉产品,购藏玉器也成为投资保值的一种选择。但和田玉疯狂升值的背后暗藏众多陷阱,收藏者一旦陷入误区,执迷不悟,就有可能以高价收藏了低档货,选购收藏和田玉需避免以下几点:

  一是过分看重产地

  早在《千字文》中就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岗”之说,和田产出的和田玉一直都是收藏者趋之若鹜的上品。但随着和田玉矿的大规模开采挖掘,籽料产出大幅减少,就连山料也供应不上市场的需求,于是俄罗斯、青海、韩国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但是有些收藏者一心只求和田产,促使有些不法商家将其他产地的和田玉通过做假的手段,做皮染色,卖出籽料的价钱。其实,每个产地产出的玉石,都有上品,前两年俄罗斯产出了一批黑皮料,质细、色白、皮好,品质上乘,价格却比和田产的低上一大截,这两年升值很快,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所以,只要质地细腻、油润度好、颜色纯正,不管哪出产的和田玉,都具有购买收藏的价值。

  二是过分重视产状

  和田玉籽料以质细、色白、脂分好著称于世,也是收藏界的宠儿。但籽料是经过河水千百年的冲刷、相互碰撞形成的,会有品质好坏之分,有些籽料裂痕多、礓石多、颜色差,就不具有收藏价值。有些消费者只要一听到是籽料,就觉得是好东西,而忽略了和田玉收藏中最重要的质地。而过分看重籽料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大量的造假之歪风,不法经营者用大量低价低质的山料在机器里磨成籽料外形,再做皮、做色冒充籽料,没有经验的买家很容易上当。所以在收藏和田玉时,一定要避免只选籽料,不要山料的做法。

  三是过分看重颜色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倾向,认为和田玉中的白色品种最好,非羊脂玉不购买,这种情况在内地市场格外明显。和田玉羊脂玉特别是籽料羊脂玉确实是和田玉中的极品,但其他品种中也不乏有值得收藏的好料。在玉石收藏界就有这样一句俗语:“世人只晓羊脂好,岂知黄玉更难找”,也有价值排行榜“一黄二白三墨”之说,如黄玉中的鸡油黄色品种,产量比羊脂玉还稀少,价值也可与羊脂玉籽料相比美。比如在2004年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年制”刻款黄玉出戟螭龙瓶,就以484万元人民币成交。另外新疆塔县出产的黑青玉,从发现到现在,短短几年间价格也翻了好几倍,极具收藏价值;碧玉品种的手镯,因颜色与翡翠有类似处,近两年以来,价格也是不断上涨。

  收藏和田玉时,要把眼界放开,不要只把眼睛盯在产地、产状、颜色等单一特性上,而是要关注玉石的质地、雕刻工艺、市场行情、成交价格等情况。

  笔者通过近几年“新疆和田玉(白玉)籽料标准单位价值行情参考范围”统计数据表,对未来和田玉市场价格走势作以判断。“新疆和田玉(白玉)籽料标准单位价值行情参考范围”是2011年11月由新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新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新疆岩矿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新疆和田玉交易中心四家单位联手创立的新疆和田玉原料市场交易信息联盟,联盟通过对北京、上海、苏州、杭州以及乌鲁木齐等地的和田玉籽料成交情况采集、汇总,加权平均后定期发布和田玉籽料交易价格,旨在对和田玉市场经营进行协调沟通、对和田玉原料实施分类等级鉴定认证,同时建立和田玉原料交易价格动态交易信息公布平台,为广大和田玉销售及收藏者提供交易价格参考。

  从联盟发布和田玉交易价格之后,可以看出从2011年底到2013年二季度和田玉收藏级原料价格没有上涨,从2011年底交易疲软到2012年上半年交易锐减,直到2012年下半年到2013年价格振幅缩小成交量稳中有升,而且随着交易量的增长,价格的增长也会在明年逐步显现出来;优质加工料的价格略有下降,但随着价格的下降,成交量也随之增大,可以看出市场对优质加工料的需求很旺盛;而普通加工料则量价齐跌,二级加工料在2011年底的1500~2500元的基础上,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价格下跌了近60%,市场需求大幅减少,也可以从另一方面看出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真正懂玉石和爱好玉石的消费者将成为行业正常发展的中坚力量。

  总的来说,和田玉的收藏应以玉质为本,过分重视产地、产状、颜色而忽视了质地,就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只要质地细腻颜色纯正的和田玉,都具有升值空间。和田玉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其具有8000多年历史的价值还远远没有体现出来,收藏前景十分广阔。但在投资和田玉时需谨慎,不要盲目地购买,投资前不妨认真学习和田玉相关知识,了解一下市场行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敬请关注玉界臻品微信号:yujiezhenpin

(本文由 中国和田玉网 www.chinajade.cn 编辑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

上一篇:浅谈玉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下一篇:斑斓之美—七彩和田玉手链

相关文章
网站提示×
网站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