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美玉

日期:2009-06-09      

85818

和田-【原籽】

    新疆玉石是我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新疆和田玉最负盛名。《千字文》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昆冈玉就是指的和田玉。《新疆图志》载,和田玉有“绀”(红青)、黄、青、碧、玄(黑)、白数色”。和田白玉名闻中外,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曾誉其为“白玉之精”。历代进贡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自这种和田白玉之最上品。由于这种白玉质地细腻,纯洁浑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

  史籍对和田玉记载甚多。《穆天子传》载周穆王巡游昆仑,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而归。这个记述虽然不可尽信,但从中可以窥见纪元前的人们已经知道昆仑山是盛产玉石的地方了。以后各代历史对和田玉的记述渐多,也更见真实。《旧唐书•西域传》称于阗国“出美玉……贞观六年,遣使献玉带,太宗优诏答之”。《明史•西域传》称于阗“其国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又西有黑玉河,源皆出昆仑山。土人夜视月光盛处,入水采之,必得美玉”。这里所说的于阗,即今和田。白玉、绿玉、黑玉三河即今之玉龙喀什河、和田河和喀拉哈什河。我国第一部科技著作、明末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的《珠玉》卷中,对和田玉的历史、特点、采法等等,作了生动的综述。古籍这些记录,用今日和田产玉的现状来检验,足以令人深信不疑。

    和田玉石深藏昆仑和喀喇昆仑的崇山峻岭之中,但古人难以登山采挖,只能在山下、平原地带寻找玉石。每年夏季,山洪暴发,将山上的玉石冲入河中,待至七八月,河水落浅时,沿河乡民便来河上的卵石群中拣捞玉石。清萧雄诗:“玉拟羊脂温且腴,昆冈气脉本来殊。六城人拥双河畔,入水非求径寸珠。”就是吟咏这种捞玉风习的。清代,采玉更盛,一些商贾雇当地劳力上昆仑山采挖玉石。民国初年,于阗县深山产玉处已有齐家矿坑、杨家矿坑等,商人从中大获其利,而新疆第一代采玉矿工也由此产生。

    古代,新疆玉石大多数作为贡物、商品输往内地。《五代史》载,于阗国王李圣天遣都督刘再开以“玉千斤及玉印降魔株”等向晋高宗献贡。《宋史》记宋徽宗时,于阗国岁岁朝贡珠玉,甚至一年两次。清代,新疆献玉尤盛。嘉庆年间,和阗献大玉三块,重量分别为六千、八千、一万斤。启运后,因朝政不稳,中途停运,弃置于乌什塔拉。现存故宫博物馆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就是用新疆进献给乾隆皇帝的一块万斤重的和田青白玉雕成的。至于历史上新疆玉输入内地的民间贸易情况,在《天工开物》等古籍中也多有记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新疆玉石的开采利用。1957年在于田县建造了第一座国营玉石矿,70年代又增建且末白玉矿、玛纳斯碧玉矿,采用机械化采矿方法和现代化的运输工具,把深藏荒山中的玉石大量采挖下来。政府还专设玉石收购站,高价收购民间采、捞的玉石。仅和田一地,每年生产的玉石,即等于新中国成立前玉石年产量的数十倍。现在,全国有50多座玉雕厂使用新疆供应的玉石原料。每到采玉季节末期,许多玉雕厂派人专程到和田等地选料订货。不少玉雕厂采用新疆各种高档玉石,雕琢出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装饰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和赞赏。

  琢玉,新疆自古有之。昔日,和田玉雕艺人就利用自然红砂以手工脚踩磨玉机琢磨各种简单的玉石器具和装饰品。新中国成立后,轻工业部门组织流散艺人,成立了和田玉雕合作小组。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建立的第一个玉雕合作企业。60年代初,在乌鲁木齐建立了新疆第一座玉雕厂,和田也成立了玉雕厂。产品包括人物、鸟兽、鱼虫、花卉、瓶素(炉、瓶、熏、碗、杯、文具)等多种形象的工艺品。许多装饰佩件、陈饰小品,诸如鸡心、串珠、项链、象棋、戒指和夜光杯等,甚受国内外旅游者的赏识;各种高档玉雕工艺品更是供不应求,说明新疆的玉雕工艺是大有可为的。

    我们相信,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田玉将会更加闻名于国内外。

敬请关注玉界臻品微信号:yujiezhenpin

(本文由 中国和田玉网 www.chinajade.cn 编辑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

上一篇:成就君子之玉——《礼记》中的玉

下一篇:各地玉器加工商角逐新疆玉雕市场(一)

相关文章
网站提示×
网站提示×